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,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,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。
近年来,山东文旅系统坚定扛起守护文化遗产、传承历史文脉的重大责任,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丰硕,《文物保护利用“十大工程”实施方案》等相继实施,一批重大考古项目取得新发现,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,文物治理能力逐步增强……文物赋能高质量发展、添彩人民美好生活的作用日益凸显。
革命文物焕发时代光彩
在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连通胶东与清河、鲁中抗日根据地的“渤海走廊”,为山东乃至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在位于潍坊市昌邑市龙池镇的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,再现了“渤海走廊”在护送干部、密运战略物资等方面发挥的突出作用和军民奋勇斗争的光辉事迹。为加强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,昌邑市相关部门组织人员走访老战士、老党员等600余人次,征集实物400多件(套),整理文字40多万字,最大限度留存了“红色记忆”;同时,为深入阐释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,拍摄微视频《英烈的“儿子”》、创演音乐剧《渤海走廊》等,让革命文物“保得住、用得好、‘活’起来”。
目前,山东有93个县(市、区)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。通过举办“山东省红色文化主题月”、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等,山东不断拓展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,助力红色基因传承。以山东博物馆为例,该馆有馆藏革命文物1.4万余件(套),其中珍贵文物占山东省第一批珍贵革命文物名录的73.18%。邓恩铭的红色家书、“英雄岱崮连”战士使用的茶缸……山东博物馆推出的党史主题展“让党旗永远飘扬”整合了210余件(套)代表性珍贵文物和现当代实物,展览累计接待观众45万余人次,成为山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、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“打卡地”。
“博物馆+”连接群众生活
位于临沂市兰山区王羲之故居院内的洗砚池晋墓博物馆,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洗砚池晋墓出土近300件(套)随葬品,其中59件被定为国家珍贵文物。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主任薛俊堂介绍,近几年,该中心推出博物馆“古墓探秘”等研学游项目,还与多家单位联合开发青瓷胡人骑狮器、神雀负雏衔鱼熏炉等文创产品,让文物“活”起来。在山东博物馆,除考古山东、衣冠大成——明代服饰文化展等展览火热“出圈”外,以甲骨文、洪武通宝金币、孔子见老子画像石等馆藏文物为原型设计的“国宝探秘”系列盲盒文创吸引着许多观众现场体验“考古”乐趣。
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不断拓展、与其他领域融合方式渐趋多元,到博物馆“深度游”越来越成为大家文化生活中的新时尚。山东历来重视以展览为基石,让历史说话、让文物说话。统计数据显示,目前,山东省博物馆有647家,各级各类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达8000多万人次。
另外,借助科技手段、创意加持等,山东持续拓展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途径,赋彩群众美好生活。近几年,山东在全国率先建设数字化博物馆,完成数千件珍贵文物的数字化采集,打造了汇集全省精品文物资源的“没有围墙的展馆”,同步培育“孔子学堂”“历史课堂”等多个博物馆社会教育品牌;全省200余家博物馆参与开发文创产品,让观众把“博物馆带回家”。
“海岱考古”品牌持续擦亮
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。自1928年发现城子崖遗址以来,一代又一代山东考古人构建起“扁扁洞遗存—后李文化—北辛文化—大汶口文化—龙山文化—岳石文化”的完整考古学文化序列。
11月8日,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2022年“文旅开放日”活动,在新征程上如何继续擦亮“海岱考古”品牌,成为备受公众关注的话题。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徐波介绍,近年来,山东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“考古中国”重大项目“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”,重点开展岗上、焦家、城子崖等一批史前遗址考古发掘,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作出了重要贡献。“除围绕重点课题进行的考古发掘外,今年以来,我们还开展了几十个配合山东省重点工程建设的考古工作,取得多项突破性收获,如临淄赵家徐姚上万年遗存、南马坊战国大墓等,均彰显出基建考古在‘探索未知、揭示本源’中的重要作用。”徐波说。
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刘延常介绍,该中心重点开展了山东沿海、威海湾定远沉舰等涉水文物考古,同时创新实施山东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划定工程、山东地域特色运河考古研究等,通过加快成果转化助力高质量发展,不断提升齐鲁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影响力。
为了让考古工作走进公众,山东还大力推动文保单位对外开放及“公众考古”活动等,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向公众宣传考古知识。计划到2025年,山东将建成20个考古遗址公园,在依托遗址遗迹展现历史特色的同时,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、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。